中心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又一次伟大革命,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中国充分的体现出来。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这是我们党总结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所得的必然结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熟悉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水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持久地调动经济的内在活力,这是现阶段发展我国生产力的一种历史性飞跃,是全民族思考成熟的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的全新事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开创全新事业的伟大实践也锻炼和考验了我们党,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实践证实,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执政党。
第一、在思想建设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新确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第二、在理论建设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续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在政治建设方面,制定和执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增强了在这条路线基础上的全党团结。
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心四周,努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心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当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团队战斗力,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气和活力。使各个方面相互配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建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2、中国共产党党章。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