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总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代表”的思想进一步指明了实现这个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
首先,“三个代表”是对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的高度概括。党的这种责任和使命是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要求、总趋势联系在一起的,是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的历史证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党领导人民进行这种奋斗,履行作为执政党的政治责任,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做到“三个代表”。
其次,“三个代表”高度概括了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容和途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非凡的利益。党存在的全部理由,就是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的归结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属于人民,三者紧密相联,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就是更好地从根本上履行党的宗旨。
再次,“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由党的性质和理论、路线决定的,是通过党的各项工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的。“三个代表”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熟悉和理解。保持党的先进性,要用“三个代表”为标准来衡量。用“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各级党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和每个党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坚持“三个代表”,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我们党就能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体现先进性,始终布满生气与活力。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正确把握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加强党的建设,为全党坚定不移地、全面正确地贯彻基本路线,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以及制度保证。要以“三个代表”为准绳来衡量党建工作的成效。要避免脱离全党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就党建抓党建,防止把抓经济建设与抓党的建设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使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更加易于把握,更能有效地防止各种片面性,必将有力地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改革在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呈现多样化,而且这种多样化还在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
,都会反映到党内来,反映到党的建设中来,都会对党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提出新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党的建设的好经验、好传统的同时,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在新的实践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熟悉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只要我们努力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按照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