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对策,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正投入巨资,力图发展本国的所谓“新经济”。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赶上去的难度将增加。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假如不能急起直追,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这就要求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建立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一切,都对党的建设,对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许多新要求,带来许多新问题。
总之,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能否抓住机遇,抵御各种风险和战胜各种困难,继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领导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关系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国家兴衰,关系党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列宁说过,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
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列宁全集》,第26卷,142、143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情况和党所肩负的新任务提出来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根本原则,深刻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深入总结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深刻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的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提出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是一部始终追寻、努力体现、忠老实践“三个代表”的历史。尽管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也发生过失误,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但历史证实,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能够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窒息中国先进文化,人民处于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悲惨境地。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搞社会主义,进行艰辛探索,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发生失误,走过曲折的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制定并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非凡是最近10多年来,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未停止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对许多复杂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顶住了冲击,站稳了脚跟,保持了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靠什么?归根到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正确的,“三个代表”的答卷是合格的,人民是满足的。
党的历史说明,什么时候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党和党领导的事业就前进,就发展,就朝气蓬勃;反之,就走弯路,就遭受困难和挫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是党近80年奋斗历史的一条基本经验。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共产党人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