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要靠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任何时候都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广大农村干部要充分认识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讲话的科学内涵,全面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二、巩固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必须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几十年农村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领导农村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政策。党的农村政策的基本准则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长期保持稳定。巩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最重要的是广大农村干部要自觉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发展,保持农村稳定,使农民长期得到实惠。 一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这个基本经营制度,关键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就是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的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是一些地方随意收回农户承包土地,搞强迫流转,侵犯和侵占农民的土地权益。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党的一贯政策。应当看到,稳定和流转并不矛盾,只有农户得到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才能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还要看到,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各地要继续落实好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