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党的建设领域,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
作为我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境界,标志着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标志着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新贡献。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我们的党如果偏离了“三个代表”方向,就会发生失误和挫折;如果背弃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就会变质,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因此,只要我们敏锐把握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去,就一定能够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用创新精神加快我区农业发展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精神实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实践“三个代表”,首先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深入总结各项工作的客观规律,敢于突破改 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否定自己的工作思维定势,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我在景家庄村下乡实践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要创新,当前首要的问题必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必须坚持搞好“三深”,密切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因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只有转变干部作风,坚持搞好“三敢”、“三带”、“三深”,才能解决农村突出问题,密切干群关系。
我们要按照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最近在山西就党建工作调研时的重要指示,改进干部“五风”,即,改进思想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改进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工作作风,狠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改进领导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进生活作风,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其次,要更新干部观念。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决定着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民的教育水平。更新干部观念,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观念创新问题。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农村干部必须克服小富即安的观念,懒、软、惰性不思进取观念,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小农经济观念等等,树立、改革的、竞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观念。干部观念创新问题解决不明了,实践创新就不可能进行。一是要确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我们有些干部,看问题、办事情,总是爱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框框来套用过去一些传统的条条来衡量。而不是用“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的思想去要求,总是爱用“等、靠、要”的思想,不重管理、封建保守、小而全的思想;或者只布置不检查,只安排不落实、只做表面文章、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观念更新就总是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二是要坚持改革的观念。改革就是调整那些不适应事物发展的体制、机制、思想、理论等,而代之以新的东西,使之更适应新事物的发展规律,改革就是创新。三是要树立竞争观念,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在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万马奔腾,不进则退,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就会落后,就会掉队,最后就要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所以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