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搞信访
好。信访量的增减只是社会矛盾一种客观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在新时期,信访现象是和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群众承受能力的程度息息相关,其反映的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都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再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改革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许多社会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发展得到解决,而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已经发生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将出现;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将产生,伴随而来的信访活动永远不会消失。由此决定了信访活动的普遍性和长期性。既然社会矛盾将长期存在,在工作中就不能简单地以信访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工作的好坏,而是应当拿出实际行动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在具体工作中,解决矛盾应体现在“
三、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正确处理集体访问题。”
要高度重视群众越级集体上访的问题。 对待群众集体上访,应以疏导为主,控制为 辅、疏导教育解决问题,才是化解矛盾使群众 息访为根本途径。一味地采用控与培的办法,
容易激化矛盾,引起群众情绪对立,使原本较 容易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复杂化,即使将矛盾 暂时控制住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通过 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群众的情绪真正理顺了,思想通了,信访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一些上访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观念陈旧、组织纪律散漫等自身因素,上访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在耐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依照《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适当采用控制的手段也是必要的。当然,群众集体上访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的办法应区别于突发性群体事件,在处理时,应努力做到“宜解不宜结、空冷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决不宜拖”,坚持多做疏导教育和耐心的思想工作,加强协调,理顺群众情绪,防止演变成群体性的闹事事件。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