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为支撑的民族,才能自强自立;一个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支撑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一个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支撑的政党,才能兴旺发达;一个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支撑的领导干部,才能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社会怎么样发展,经济多么繁荣,生活多么富裕,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变。
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形势下,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作到“两个务必”。这对于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我们党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历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翻开中国的历史,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无不验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名言,无不印证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我们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只有牢记“两个务必”,我们党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顺利发展。否则,党就丧失生机与活力,事业就遭到挫折。我们党内有的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忘记了“两个务必”,从人民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罪人”。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青,祖辈种田,本人小时候放过牛,种过田,上山砍过柴。直到结婚生子,生活也很艰苦。但他担任领导干部职务后,“放松了改造”,结果上了断头台。世界万物在不停的运动,人也在不断的变化。思想改造,不会一劳永逸。要牢记“两个务必”,在成绩面前,要防止骄傲自满思想滋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全党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我们要走的路很长
,肩负的任务还很重,困难和挑战还很多,艰苦奋斗的思想和作风一刻不能丢。国家越是发展,生活越是改善,越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
总之,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坚持群众第一的观念,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两个务必”,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反对不正之风,我们党就能永远保持政治本色,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