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措施,推动全省国有经济沿着科学发展轨道加快发展。一是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督导考核,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工艺开发,督促12户重点国有企业践行社会承诺,确保如期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二是突出抓好国有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建设的跟踪和服务,谋划和推进一批对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产业支撑项目,重点抓好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新区、承德钒钛制品基地、三友盐化工循环经济、峰峰煤化工、华药新工业园区和省建投能源、交通、水务等行业的项目建设,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下力推进“集约效益型、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营安全型、诚信和谐型”企业建设。指导企业开展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向国内、国际一流企业看齐,查找存在的差距,下力练好内功,突出把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运作,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三)着力推动改革创新,完善国有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深入破除制约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以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促进国有经济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一是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革。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吸引外资、民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完成华药与dsm公司合资合作。创新新建国有企业运行机制,除国有出资外,多方吸收外资、民营以及其他社会资本,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新项目新机制、上项目转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运作,完善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机制。积极探索外部董事制度和高级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选聘制度。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责,改进监督工作方法,提高监管效能。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进企业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人才制约问题。四是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体系。继续加强国资监管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加强国有产权监管,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初步建立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五是切实抓好国有中小企业和危困企业改革。创新政策和工作方法,多种渠道筹措国企改革资金,加快解决市县属和省直厅局属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认真组织做好开滦赵各庄矿等25个已批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煤炭政策性破产企业移交办社会实施办法》和《煤炭政策性破产企业移交办社会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搞好试点,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大力实施“四资”整合运作,提高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和水平。牢固树立“大金融”意识,强化资本运作观念,采用灵活有效的运作手段,有效整合和优化“四资”配置,加快实现从单纯国资监管向监管与运营并重的转变。一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融资工作。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大型企业集团主业整体上市,鼓励已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认真做好秦皇岛港、华药金坦公司与新药公司、物流集团重组改制上市工作。完善银企合作机制,支持企业用好用活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工具,努力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充分发挥省级投融资企业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加快推进省建投、省国控公司、省信息产业投、省科技风险、省国富农投、财达证券、省金融租赁公司等省级投融资企业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加快实施一批国有资本运作重点项目。三是积极探索国有矿产资源资本化及其运作的多种有效途径。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