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的实施意见》,现结合我局实际,针对深入整改阶段查摆出来的各种问题,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努力争当‘三个发展’排头兵”为目标,切实树立起农机管理新理念,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理清思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整改重点
1、在作风、纪律、精神状态方面,重点整改:工作作风存在飘浮现象,务实踏实、勤奋敬业精神不够,有些工作认真准备程度不够,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态度不端正,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仅限于做好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缺乏主动性;深入基层调研不够,不能充分了解基层情况,以至于有时在工作指导上缺乏针对性,工作措施不硬,工作效果不佳;工作纪律有时松弛,极个别同志因种种原因,存在迟到早退现象,上班时间有时串岗或在网上浏览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东西,影响了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精神状态有时不佳,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认识不清,上级政策领会不透,漠然视之,缺乏“创先争优”意识,工作安于现状,自我满足,不求进取,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在困难面前低头,缺乏与困难和挫折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2、在服务方式、态度、效率等方面,重点整改:对基层反映的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是负责任地抢时间、争主动,积极协调各方面尽快予以解决,而是漠然视之,淡然处之,存在厌烦情绪,特别是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不做耐心解释,而是一推了之;习惯于固守原来的服务体系和服务形式,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研究,对新型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经纪人、农机大户等服务组织缺乏应有的引导、培植和典型扶植,对如何发挥发挥他们的作用,没有深入研究,在农机管理和服务模式方面缺乏创新;在服务方式上,个别方面仍然存在“坐等”服务的意识,主动性和贴近性不够,没有根据机手和百姓的实际需要,把“进村入户到地头”的服务方式很好地坚持下去,尽最大努力减少机手和百姓的实际困难,把最大的方便让给他们;个别同志工作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工作标准不高,效率低下,离领导的要求和工作需要相差甚远。
3、在缩减审批事项、时限,降低、取消收费等方面,重点整改:个别审批事项时限过长、个别收费项目合理但不切合实际,具体讲:拖拉机挂牌办证期限过长,长达5天,影响了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拖拉机拖车每台年检费100元,虽然合法,但与当前农民的实际收入相比有些过高,机手的负担过重。
4、在工作思路、举措、成效及体制机制等方面,重点整改:农机化发展思路比较窄,工作举措与百姓要求相比远远不够,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机制体制不够健全。具体讲,主要是长期以来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全市粮食生产机械的推广发展上,特别是小麦机械化水平达到达了相当高的程度,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花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达到了59.4%,但玉米机械化作业却只突破了生产瓶颈,综合机械化水平仅达到21.9%,刚刚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它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则尚低,还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离“十一五”全市综合农机化水平要达到90%的目标相差甚远,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农机化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担着全市农机推广艰巨任务的基层乡镇农机站,有的被取消,有的被兼并,保留下来的大都“不务正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削弱,致使有些工作计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