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运行措施
协调党校、农业、科技、科协、文化、教育、计生、政法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相应的教学辅导队伍,同时,积极发挥各类专管员、农民技术员等“土专家”作用,采取举办短训班、专题讲座和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深入乡村宣讲指导。二是建立健全四项制度,确保学习收看正常化。收看学习制度:要求每个支部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培训不少于1次,支部数较多的村,轮流组织党员群众定期学习和开展活动,并用“党员红旗考核制”和“学习积分制”进行量化考核,专门建立管理档案。学用示范制度:以“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效果更好”为验收依据,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站点总数的20%创建县级学用工作示范点,并加大示范点设备投入力度。交流反馈制度:在县级平台上开设“远程教育学用专栏”进行互动,随时听取基层意见,并要求每个站点每隔半年至少向县远程办反馈1次教学需求和学用情况。督查评估制度:实行平时不定期抽查、督查和年度定期考核、评估制度,并根据评估情况,调整不称职人员,落实各项奖惩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终端接收站点学用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5、加强管理确保远程教育设施安全。一是分解保管责任。明确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管理员是具体责任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并以制度上墙的形式明确了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范围,严禁挪用占用。二是实行“两机分离”模式。即计算机是存放在安全设施较好的村干部办公室,电视机(投影仪)放在党员活动室,通过线路和分配器实现异地操作、同步显示。目前有40%的基层站点已经实行这种模式了。同时,还准备由各乡镇统一为各站点的远程教育设备进行财产保险,确保集体财产万无一失。
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