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整改措施 >> 正文
市委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

半年来,本人在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系统地学习了*大报告、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一系列文件和材料。


通过深入学习,对这次教育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照先进性标准,在自我查找和征求党内外同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党性分析会和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提出的批评和建议,找到了差距,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深刻认识到了存在问题的危害性。现对照存在问题和不足,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指导思想

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章和党员先进性标准为“尺子”,以剖析材料为根据,制定内容充实,措施得力,目标明确的整改方案,达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使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全心全意的为人民利益而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终身奋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观点、理想信念、理论学习方面。对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重具体事务,轻理论学习,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改造。学习目的不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不够。

2、宗旨意识、服务群众方面。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不到位,有时忙于日常工作,对个别群众提出的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不能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离退老干部关心较少。

3、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不够深入。埋头日常工作时间较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时间较少。对分管口工作指导、关心不够。存在好人主义思想。表现在工作上不愿得罪人,也不愿批评人。对部门领导工作中出现拖拉、失误不能及时指出。

4、坚持民主集中制方面。在领导班子讨论一些重大问题时,有时不够积极。有时在会议上随声附和,不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深入。

5、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认识到位,对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危害性认识明确,但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也存在公车私用和收一些土特产的现象。

二是对自己和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要求较严,但主动参与、支持政府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力度不够。

6、立足本职,发挥作用方面。在个别问题上,没有及时为党政主要领导提供决策建议。对分管口的业务工作了解不够深入,工作起来不能更好的为部门、基层提供指导意见和决策支持。

三、整改的任务目标

1、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个人的党性观念,永葆共产党人的青春和本色,时刻不忘献身于党的事业。

2、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学习分管口业务,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执行党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4、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组织观念和责任意识,大胆坚持原则,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5、增强纪律观念,提高道德水平,自觉遵规守纪。

6、强化大局意识,增强奉献意识和使命感。

7、增强宗旨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致力于探索改革和创新。

8、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克*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政局长民主评议整改措施市
       药监副局长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
       教育局长政治思想教育整改措施市
       书记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整改措施…
       税务副局长党性教育整改措施
       卫生局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整改措…
       国税局领导党性个人整改措施
       公司党员党性教育个人整改措施
       县委主任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县
       民政局党员学习先进性教育整改措…
     
    论文理论方法
    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
    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企业领导中秋节茶话会上致辞
    庆祝八一建军节市政忆戎旅军地情…
    师爱如歌教师节感恩演讲稿
    工商局发展监管教育交流材料
    十七大会内会外
    让我们与诚信同行——诚信演讲比…
    总装车间副主管汇报演讲稿
    为党员建立精神食粮工作方案
    加强流动党员管控实施意见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党员志愿者服务安排意见
    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安排意见
    党员培训工作情况报告
    党员教育整改工作总结
    关爱党员干部管理工作意见
    关爱党员干部工作指导意见
    在党员干部工作会讲话
    整改措施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