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做好已围垦和将要围垦好的土地向上报批工作,尽快把*滩涂优势转化为土地资源优势。加大对重特大项目的包装、申报、追批力度,做到向上争取有力度、用活政策有深度,全力争取专项土地指标,今年至少争取计划外土地指标2000亩。加大项目清理力度,对圈大投小的项目,要督促追加投入,达到规定的投资强度;对圈快投慢的项目,要出具限期开工通知书,超过期限的要调整或缩小供地面积,直至收回土地。下决心淘汰一批小化工、小砖瓦企业,实行“腾笼换鸟”,换上一批新项目。对目前闲置的厂房、学校、收花部等要全力加以盘活盘优。通过“清”、“换”、“盘”,力争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以上。
二是要积极破解资金难题。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更新理念,切实把贯彻中央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服务经济发展统一起来,把加强金融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统一起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比例,全力支持企业加速发展。对全市50强工业企业,我们将实行银行与企业挂钩联系制度,确保银行资金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对面广量大的中小型企业,将大力推行中小企业联户共保,不断增加贷款额度,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今年市里将继续对金融部门实行信贷投入考核奖励,激发银行贷款积极性,全年确保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通过召开银企合作座谈会、银企项目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精心搭建融资平台,促进银行与企业的沟通与了解。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重承诺、守信用,按期还本付息,实现银企双赢。有条件的企业,都要抓住当前企业上市的最佳机遇,想上市、议上市、争上市。市委市政府已专门出台了激励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希望有关企业高度重视,切实把上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力争在上市融资上实现重大突破。
三是要积极破解用工难题。我市一方面劳动力十分丰富,另一方面企业用工较为紧缺,用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市职教中心等专业培训机构,要认真研究我市劳动力特点和企业用工需要情况,紧紧围绕我市机械电子、船舶修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适当调整专业设置,积极采取“储备式”培训、“订单式”培训和“提升式”培训等多种形式,加紧培训市场紧缺的专业实用技术工人,不断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市劳动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快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高效率、快速度的劳务用工机制,经常性组织举办企业用工专场招聘洽谈会,重点解决我市在机械电子、船舶制造、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重点行业和全市50强重点企业的用工问题,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社会劳动就业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整体形象的宣传推介,加大劳务输入力度,巩固和拓展现有的驻外劳务培训输入基地,广泛吸引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的人员来启务工,有效缓解全市用工需求矛盾。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确立新型的用工理念,规范用工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营造“在岗职工稳得住、用得好,外来务工人员引得进、留得住”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全市工业、开放型经济、园区、港口开发建设工作水平
一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工业经济是主体经济、开放型经济是龙头经济,园区是重要的发展平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工业、开放型经济、园区、港口开发建设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经常了解情况,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难题。分管领导要全身心挺到工作第一线,抓推进、抓落实、抓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