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共有53个村,3.7万人口。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根据上级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因村制宜,依法操纵,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保证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一、深进调研,正确把握换届形势
(上级市)市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结束后,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党委政府成员、管区主任和驻村联络员建起了调查摸底队伍,分组包村,每组2-3人,利用10天时间,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全面、深进的调查研究。重点召开了村级班子成员会议,听取对交叉兼职、“一人兼”的意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召开了85%以上户代表会议,对现任干部进行一次*评议,把握对换届选举的关注程度、思想态度等情况;召开了全体党员、议事会成员会议,了解他们对本次换届选举,特别是村“两委”设置的意见、建议。摸清了现任村干部的底子、村民思想的底子和换届人选状况的底子,对各村哪些人可能选上,哪些人不宜选上,哪些人可能选下来,落选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特别对村情复杂、矛盾较多、班子软弱涣散的村,派驻了强有力的调研组,做到边调研、边整治,为换届选举展平道路。
通过调研发现,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既有以往换届的共性特点,又有新的现实情况,主要表现为“一强一弱”、“一快一慢”、“一增一减”。“一强一弱”,就是群众的*意识、致富愿看越来越强,对村干部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村干部队伍素质、影响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相对有所弱化;“一快一慢”,就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发展越来越快,而落后村发展越来越慢;“一增一减”,就是随着农村“三提五统”、农业税的减免,“空壳村”、“窟窿村”进一步增多,村级集体收进明显减少,使村级组织为民办事能力进一步弱化,凝聚力、影响力难以提升,使集体经济薄弱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干部人选。通过对三个矛盾的深刻剖析,我们把这次换届选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难得机遇,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步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研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党委、政府成员全员参与,全力靠上,确保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的任务。
二、精心运作,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
(一)落实“三新”措施。一是确定新思路,公道设置干部职数。按照“大村减员、小村单设”的思路,进一步压缩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减轻财政压力。规定: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职数均匀配备不得超过3职。村党支部成员职数一律不超过3职,60户以下、党员10人以下的村,只设党支部书记1职。村委会成员原则上每村设3职,60户以下的村,假如多数群众愿意,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只设村主任1职,不再设副主任。提倡村“两委”班子中有一名女同志。通过限定干部职数,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0%以上,村“两委”成员交叉兼职率达到85%以上,女干部44人,有6个村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党支部书记1职。二是营造新氛围,平稳开展工作。为进步群众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熟悉,我们采取以会代训、设立专栏、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口号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村“两委”成员交叉兼职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好处,宣传村“两委”成员应具备的6个标准条件和不宜被提名为候选人的12种行为标准,让选民把握好选人的“尺子”。同时,建立了镇党委负责同志与村党支部书记谈心制度,落实了党委、政府成员包管区、包村和村干部包户责任制,进村进户与群众面对面搞好宣讲,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参与到换届选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