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执行区《扶持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办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办事难等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合理引导、利用农村“闲人、闲钱、闲房”,采取集资、土地(房屋)入股等形式,创办一些鞋面、塑胶、绣花等新型来料加工小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出路,增加农民收入。
5、安全生产要做实。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切实加大对矿山开采、森林防火的规划、管理、整治力度,做好“三合一”厂房整治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精心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力度,做到勤检查、勤督促。充分发挥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媒介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努力建设“政府统一领导、部分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服务“三农”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1、加快农业产业化。继续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完善和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实施山地开发利用报备制,全面理顺、规范村集体林果场、山地的承包合同。做大做强建中、鸿业、争艳等农字号企业,使他们真正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重点发展以*、*两村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及高优农作物基地,发展以菱溪、泗洲、山外、红星等水库为主的淡水养殖基地,发展以西青养猪场、黄田、小坝、*黑山羊基地为主的畜牧业基地,积极发展速生林基地和万亩无公害生态果园。加强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带农户,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产业化经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推进农业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规划和项目实施,积极调整传统落后的农业结构,尝试发展大棚蔬菜、油菜籽、花卉、生姜、食用菌、毛竹等低投入、高效益的农业。大力发展茶叶、李子、余甘、生姜和蔬菜深加工,做亮园区农业品牌,做优绿色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实施农业发展无险化。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抓好病险水库、堤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国家立项*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抓好坝头溪防洪排涝整治工程,继续完善森林防火林带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提高粮食及果品生产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水平,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4、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在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的同时,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进程,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突出抓好劳动力转移工作。重点要依托泉港技校、阳光技校,加强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技能。加强与企业、用工单位联系,妥善解决劳动力就业。今年争取实现500名劳动力就业转移。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发展第三产业上实现新突破。
1、改旧建新要有新成果。要按照城市综合组团的定位,合理利用区委、区政府赋予我镇改旧建新工作的相关优惠政策,扎实推进镇区建设,加快实施国道324线两侧的松园、溪头、路口、涂岭等村的改旧建新工作。认真实施《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农村违法抢建整治活动,全面规范农村个人建房管理。配合做好福厦高速铁路建设征拆安工作。
2、旅游业要有新发展。要制定涂岭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做好菱溪、泗洲、山外等水库群和笔架寺、闽林始祖、石山宫、虎岩寺、乌石宫、古驿道等旅游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