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目标:拓宽选人用人的范围和渠道,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激发干部创业激情。措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各级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大竞争上岗、民主测评、交流轮岗力度,树立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的用人导向和危机导向。健全完善吸纳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体制机制。(牵头领导:*;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整改项目20: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重点解决考核机制不健全、激励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目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使全县各级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为民的持久动力。措施:进一步改革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工作重点,突出对阶段性重点工作的考核,实行一事一考核、一事一奖惩,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明确具体、细化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牵头领导:*;责任单位:组织部;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第四个方面,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整改项目21:健全完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重点解决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合理等问题。目标:建立完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推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措施:制定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提高一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制定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大做强二产,突出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做长产业链条,特别是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高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制定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基地和商住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第三产业发展新支撑。(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农工委、发展改革局、工业促进局、农牧局、工商局、旅游局;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整改项目22:健全完善促进产业聚集机制。重点解决产业聚集度低、产业优势不明显问题。目标:出台鼓励产业聚集的政策措施,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措施:围绕加快产业聚集,制定出台关于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入园集中发展、扶持核心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引导重点企业进驻园区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集群,发挥产业聚集优势。(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工业促进局、各乡镇;整改时限:2009年10月底)
整改项目23:健全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机制。重点解决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目标:通过健全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广大群众长期得实惠。措施: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完善县级财政投入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就业再就业促进、困难家庭子女助学、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把改善民生纳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轨道。(牵头领导:*、*、*;责任单位: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教育局、卫生局、建设局;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整改项目24:健全完善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机制。重点解决行政管理缺位、错位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新机制。措施: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严格落实行政服务承诺制、重点项目联合审批制等工作制度,规范行政服务大厅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