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整改问题
一是以生为本的理念有待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题地位还未全面落实。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树立。考试评价制度尚需完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动和惯性还比较强烈。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后20%学生成绩的提升虽然也有一些措施,但总体上重视程度还不够,力度还不学大。
二是素质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纵向比有进步,横向看,我市普高、初中的质量在全省特别是与胶东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课堂教学效率不很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急需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的氛围不够浓厚。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倾向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存习在。
三是发展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提高义务段保障水平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普高、职高、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保障水平显得办法不多。城乡教育发展水平落差还较大,“择校热”还比较严重,特殊教育还比较薄弱,社区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网善。
四是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基本确立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挥乡镇(街道)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许多空间,尤其是县、乡两级在债务分解、学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
五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还存在多头办学、资源分散、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以及职普比例与上级要求还相差甚远的问题。
六是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机关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深入基层,主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办事效率还不够高。
二、主要落实措施
1、进一步转变教育发展观念。一是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必须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认识,进一步转变自身职能,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二是牢固树立教育协调发展的观念。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提高教育发展质量,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牢固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结合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优化全市教育资源,让所有学校逐步享有公平的办学条件,让所有学生逐步享有公平的优质教育,让所有孩子逐步拥有政策保证的公平起跑线。(责任人:*,主题发言人:各单位主要领导)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一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创建优质教育资源。二是依据省定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加快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效益。三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三免一补”的基础上,加大对高中阶段贫困生救助力度,确保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责任人:*、*)
3、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一是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德育网络,加强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