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落实措施
1、进一步转变教育发展观念。一是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必须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认识,进一步转变自身职能,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二是牢固树立教育协调发展的观念。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提高教育发展质量,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牢固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结合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优化全市教育资源,让所有学校逐步享有公平的办学条件,让所有学生逐步享有公平的优质教育,让所有孩子逐步拥有政策保证的公平起跑线。(责任人:*,主题发言人:各单位主要领导)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一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创建优质教育资源。二是依据省定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加快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效益。三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三免一补”的基础上,加大对高中阶段贫困生救助力度,确保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责任人:*、*)
3、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一是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德育网络,加强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严格落实《*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学科教研论坛,充分发挥教研室和乡镇教研员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按照《*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方案》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指标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和卫生工作。四是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办法,深入推进中小学生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责任人:*、*、*、*)
4、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努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探索改进教师培训模式,建立师训、教研、电教、基教等部门联动的培训机制,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岗位培训、专题研讨、论坛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开拓视野,提高教育干部教师的理论修养和管理水平。加强对薄弱学校教师培训,把上级开展的培训活动向农村学校倾斜,并增加培训经费补助,积极创造条件,从而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责任人:*)
5、进一步健全教育科学发展机制。一是深化教育人事管理机制改革。坚持实行双向选聘、评聘分开,建立能进能出的教师资源流动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实行干部队伍任期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