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城管局、市民政局、市*局、市人事局、市编办等)
8.坚定不移地强化自主创新。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核心环节,着力推动发展方式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提质、提速最需要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产学研合作,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力争到2010年新增10项核心技术、100项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扩大“*创造”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认真实施《*市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引进国际先进适用技术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推动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向*集聚,使*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基地。(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人事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知识产权局)
(三)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探索科学发展路径
9.统筹推进城镇乡村一体发展。突出解决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继续实施品质工程、安居工程、畅通工程和生态工程,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性载体,不断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城市极,推进城市化。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四大工程”建设,着力改变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的现状。力争到2010年县乡公路全面实现硬化改造,通村公路硬化率90%以上,基本完成500个以上村庄的整治,建成100个以上小康示范村。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一体化,推进土地流转、户籍制度、集体林权等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切实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积极有序推进棚户区拆迁改造。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推动城乡交通设施共建、联网、共享,加快城乡水、电、气等设施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重点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着力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牵头领导:*及各位副市长,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农办,责任单位:市*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公用事业局、市交通局、市国土局、市卫生局、市房产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法制办、市畜牧水产局、市水利局等)
10.统筹推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按照“建设东西两翼、打造两个卫星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生产力空间战略布局,推进各县市区协调发展,努力构筑科学的空间体系、功能分区、建设框架和发展秩序。着力推进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拓展,加快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步伐,市区联动建设5个“退二进三”产业转移园区,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完善和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全国“百强县”的整体竞争力,打造更多的全国“千强镇”。(牵头领导:*、李军,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国土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各区县(市)等)
11.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推进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