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党员教育难,体制建设不够健全
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中,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年轻党员流动性大,导致农村党员带头致富能力降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还有一部分党员因年老体弱多病,卧床不起,导致家庭贫困。同时还带来了农村发展新党员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致使农村党员教育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困难。
(二)、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用结合彰显不足
由于乡里的中心工作较多,加上农村党员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低,政治理论学习显得并不重要,忽视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精髓应用于各项工作的能力相当缺乏。其主要原因是思想上不够重视,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先进文化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对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能很好地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我乡各项工作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对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方法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还缺少思考,只片面追求业务工作的完成。但从客观上分析,由于近年来农村工作日益繁重,乡村干部应付业务工作也显得疲惫不堪,很难抽出精力和时间去认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要求掌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现代知识。
(三)、创新意识有待加强,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工作方法和规章制度显得相对落后,而目前很多党员干部还没有深刻透彻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还没有真正形成以科学发展观要求审视本职工作、定位本职工作、谋划整体工作、提升全局工作的实际能力。面对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办法不多,在推进事业发展上思路还不够开阔,开拓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工作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树立一种“想做事,做成事,做好事”的工作热情。再加上党员干部自身所学专业单一,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问题,分析问题,更不能从大局地角度系统地去解决问题,缺少创新工作的意识。
(四)、乡村干部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范围领域不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不高,掌握的科技知识少,带头致富能力不足,对新政策理解不透,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很模糊,农村道路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村庄道路因资金缺乏而无法修建。个别村干部有闹不团结的现象,乡村干部整天忙于行政事务,官小责任大,形成农村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无暇顾及学习和思想改造。致使部分乡村干部为群众、为基层的服务能力水平不够,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上,虽有所思考,但提炼升华不够;深入基层开展专题性、问题性调研较少。
(五)、农村党员文化偏低,带动能力不强
我乡部分基层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缺乏促进科学发展的凝聚力、发展力,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双带”能力不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比较乏力,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
二、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
我们认为要实现全乡工作的科学发展,既要抓住学习理解这个环节,又要抓住实际运用这个关键。我乡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决策,服务发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宗旨,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