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融会贯通,提高教学效益。积极协调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报告活动,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积极拓展网络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②坚持育人为本,改革评价方式。坚持把学生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淡化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倾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定期组织人力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健康成长。
③完善“名师”管理制度。加强对名师的管理工作,明确名师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名师的责任,切实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今年秋季启动我县“名师工程”,每年评选50 名县级名师,评选20名师德标兵,评选10名杰出校长,切实发挥典型模范的激励引领作用。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教育科、计财科、教研室、教育督导室
完成时限:①②③均为长期
(3)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城固教育发展水平
整改目标要求:发挥政府部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功能,在资金投入、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等方面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改善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更新农村教师教学理念,扶持农村贫困学生,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整改具体措施:
①认真制定并落实好《城固县中小学布点调整实施方案》。根据经济、集镇、人口和教育发展形势,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计划到2012年,全县学校布点调整达到下列目标:高中2所,职业学校1所,初中19所,完全小学89所,实现资源效益和办学效益两提高。
②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继续坚持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25—30名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支教,通过“人才振兴”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途径选聘教师,充实山区和农村教师队伍,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山区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③做好经费保障与帮困助学工作。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国家义务教育免学费、杂费、教材费和对农村学校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政策;加强中小学财务监管,发挥好有限教育资金的最大效益;在落实好国家对贫困高中、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扶贫助困专项基金(募捐和自筹资金),由资助中心专户、专帐、专人管理,进一步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问题。
④抓好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配置和维护工作,大力培训专业教师,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学生共享。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人事科、教育科、信息中心、资助中心
完成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