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历。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活动,并利用每周一晚上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重点学上级时事、专业知识。
2、必须加强
规章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规范化治理的基础,假如没有配套的制度,规范化治理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抓好规范化治理,必须要抓好制度建设。为切实促进区(镇)规范化治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我们本着“好使管用”的原则,逐步完善旧制度、制定新制度。编制了《年度工作要点、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规范手册,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人手一册。同时按照“分层次治理,按条块负责”的原则,对区、镇、村三级干部应遵循的制度、应担负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细化,从区(镇)机关到基层农村,从办公用品购买到干部人事任免,从宏观约束到办事程序,事无巨细,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到目前,已经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意见》、《党员干部队伍治理意见》、《机关工作规范》等行为规范类、办事程序类、专项工作类176项制度,涵盖了区(镇)机关、村级目前所有的事务,真正做到了每一项工作都纳入制度规范,每一名干部都受到制度约束。
3、必须加强政务、村务公开。中医上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农村处在基层的最前沿,村务公开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假如村务不公开,治理不民主,做事“暗箱操作”,就会轻易引起群众的误解,造成干群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造成政策落实的“中梗阻”,甚至引起群众大规模上访,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我区正处在经济快速 发展的初期,社会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任何的社会秩序波动都会影响发展的顺利进行。自去年以来,央子镇所有政务、村务全部按十四步程序进行公开。对于日常公开事项,按照“三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形式)的要求进行公开,让群众随时了解情况;对于群众想知道而又不在日常公开范围内的事项,实行群众点题公开,随点随公开。同时还将公开的“关口”前移,实行事前征求意见、事中群众参与决策、事后公布执行结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透明度,做到了“让群众清楚,还干部清白”。为确保村务公开不流于形式,每月不定期对各村公开情况进行督查,结果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还实行了民主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因擅自决定或决策失误给村集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实行责任追究。
4、必须加强法制化治理。当今社会是法制化社会,广大农村群众通过几次“普法”活动和社会各类媒体的传播,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假如单靠以前那种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对某件事一时可能会很奏效,但会留下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日积月累,就会形成问题“肿瘤”,一旦暴发,就很难控制事态,因此以法制化手段解决问题是当今社会处理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就拿央子来说,去年发生的群体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我们也正是以法律的手段解决了那些遗留问题,才使得社会秩序声速稳定下来。非凡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大开发、大建设时期,以法制化手段处理各项社会事务尤为重要。我们把握住全区村级事务契约化治理在央子镇试点的机会,指导村级对各类事务进行了分类整理,由规范化治理办公室拟定了统一的合同文本,聘请法律顾问把关后由各村根据村情进行适应调整,并依次召开两委会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实施。到目前,全镇所有村级事务纳入了契约化治理,共签订契约15类6000余份。通过推行村务契约化,使村级各类事务的开展有法可依,村民也自觉按照各类契约的规定办事,大大减轻了村级事务治理的压力,有效规范约束不同利益群体的行为。
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