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南水北调工程、大江大河防洪及行蓄洪区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扶贫工程、全国重点江湖水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工程等六个方面。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规划启动时,提出采用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八个方面四十多个重大课题研究。我部在今年下半年,也已委托专家开展“十一五”重大水利课题研究,并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重大水利课题研究目录,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发展方向及模式、水利发展目标、水利发展布局与重大工程问题研究、强化政府对水利的社会公共治理、水利改革与创新等五个方面。这些课题研究将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担单位。重大水利课题研究要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提高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规划编制所采用。
第三,要明确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制定规划思路和规划目标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在开展调查研究和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要从宏观上、战略上提出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规划思路既要切合实际,又要发展创新。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新时期的治水理念;要改变传统水利发展的模式,提出向现代水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总体思路和目标上讲,到2010年,全国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建设要全面按规划达标,现有重点病
险水库全部得到除险加固,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重点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一期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基本缓解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和胶东半岛城市缺水问题;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完成主要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基本实现全国浇灌用水总量零增长,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发展农村水电;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水质状况;初步建立全国重要河流初始水权分配机制、水资源宏观控制和用水定额治理指标体系,基本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水利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要搞好规划指标体系研究、重要指标的测算工作。指标设置要符合规划本身的功能定位。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原有的规划指标体系。既要研究提出具有一定预期性、导向性的指标,也要研究提出具有一定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第四,要合理安排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搞好规划布局和确定发展重点是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要在已有的水利规划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和水资源条件及特点,合理确定水利工程建设布局,优化配置水资源。规划布局既要统筹兼顾,也要突出战略重点。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专项领域、重点建设任务和重大水利工程,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水问题。对大江大河的重点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要加大建设力度,确保重要地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对水资源短缺地区,要加大节水力度,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对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域,要建立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机制,促进治理和保护。对西部地区,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水利支撑;对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巩固防洪保安,切实解决北方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能力;对东部地区,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治理手段,以防洪安全和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为重点,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对东北等老工业地区,要以支撑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和发展为目标,重点是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