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书,重点解决农村干部难治理的问题,目的是增强农村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们给每个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都以比较隆重的方式颁发任职资格证书和任职保证书。“两证”的重点是任职保证书,它以书面的形式把村干部上任前对群众的许诺、对组织的承诺保留下来,以协约的形式与乡党委、政府签字,自认保证兑现承诺,接受监督,服从领导,履行责任,违约自行辞职。实践证实,“两证”有效约束了村干部行为,为加强治理留出了余地,增强了村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推行两证以来,先后有23名农村干部,因为没有完成任职承诺,由乡党委劝其辞职,较好地解决了少数农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两张皮等问题。
第二个方面,一账,就是建立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治理台账,重点解决农村财物难理清的问题,目的是斩断影响农村稳定和干群关系的是非之根。这项内容主要有清理认定、定期公开、换
届交接三个要害环节,实行一式两套治理,它以认定为起点,农村干部任职接账,离职交账,定期审计,定期公开。清财、建账、公开,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大量的农村矛盾,我们坚持不回避、不敷衍,迎着困难去做好工作。贤台乡一个村,审计干部进驻后,干部闹、群众告,一时间乱了阵脚,建账之后,9年的财务细目贴了满满一条主街,“三资”治理一目了然,立时之间风平浪静。目前,全县已经规范建账190个村,查出农村“三资”跑冒滴漏1200多项、260多万元,依法处理违法违纪干部29人。这些村规范建账之后,至今没有发生过因为财务不清引起的上访问题。
3、双监督,就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重点解决村务治理不规范的问题,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双赢共进。上监督以乡镇党委、政府为主体,融基层所站和驻乡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一体,由乡党委组织,一季一巡查,半年一评议,年终进行“两证”年检。下监督以农村党员、群众为主体,通过民主听证、公开述职、村务公开等形式,由包村干部组织,一季召开一次村务听证质询会,半年召开一次“两委”干部公开述职会,一年进行一次任职承诺集中兑现。双向监督使村级组织全程、全时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在依法、有序、健康、和谐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三、整体推进,注重实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呈现新局面
“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从试点到推行,我们始终坚持把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全面发动,督导促动,整体推动,保证了制度的落实,开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乡村两级和村“两委”关系更加协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的实行,突破了村民自治背景下民选村官没法管、不让管的熟悉误区和体制障碍,在制度和机制层面上实现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效对接,丰富了县、乡党委对农村“两委”干部教育、监督、治理的手段,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村委会的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有31名非党村主任加入了党组织,这些村全部实行了书记、主任一人兼,22个“两张皮”的村自动消除了隔阂,年初确定的12个后进支部已有9个提前转化升级。同时,涌现出一批经济发展快、班子合力强,群众满足度高的综合示范村。全县建成“五好”农村党支部113个,“五好”率达到55.4。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达到中专以上学历的有 人,致富能手、经济能人达到80。农村基层组织保稳定、抓发展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局面日趋和谐。“两证”明确了责任,“一账”保证了清白,给了群众一个明白,“双监督”使广大群众真正进入了农村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