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充满活力的后备干部队伍。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本着激励多数、鞭策少数的原则,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工作机制,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干部、识别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必须要有一大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作支撑。一是进一步夯实人才工作基础。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人才资源现状,建立各类人才信息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才工作发展计划和规划;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智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不仅要“筑巢引凤”,还要“四海寻宝”,真正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同时,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才观,对本地急需而又因条件限制引不来的人才,采取聘任他们担任顾问、挂职、兼职、租用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地聘请他们参与科研、讲学、规划设计、重点攻关等活动,做到“天下人才尽为我用”。三是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在政治上重使用,对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才在政治上高看一眼,以适当的政治待遇让人才有“奔头”;经济上重奖励,建立“人才贡献基金”,对有贡献的人才进行物质激励,让人才有“想头”;舆论上重引导,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使人才有“干头”;学习上强培训,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学术疗养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能力,使人才有“劲头”。总之,要用发展的美好前景吸引人、感召人,让人才深感“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工作有奔头、发展有空间”,从而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
坚持城乡统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创新,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一是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在按照地域为主、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的年龄、分布、特长以及从业情况等,灵活设置各类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行业协会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上,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以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为契机,全面落实党代表的民主权利。通过设立党代表热线电话,建立党代表视察制度、党代表接待日,列席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各类党内会议等举措,畅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渠道,让代表当好一个代表,充分发挥好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三是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整合组织资源,以建立社区、园区、乡村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为载体,以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相互结对共建、互帮互助为纽带,推进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建立统一的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党员教育管理、劳动就业、招商、综治、维权、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外出务工人员党建工作新机制。四是构建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大力表彰激励优秀党员,帮扶救助困难党员,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