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重经济轻党建的偏废思想,克服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抓不抓不重要的无所谓思想,克服党建工作抓不出成效的畏难思想。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达成共识:
 
; 1、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政治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最充分最广泛地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为之奋斗。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切实履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运用组织力量,实现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2、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组织需要。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广大群众是通过基层党组织了解党、认识党的。群众往往从党组织的工作和周围党员的表现来评价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基层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否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只有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切实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3、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县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扩大会议提出了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7%,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要实现这些目标,迫切需要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基层、植根群众,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组织保证作用。
(二)把握组织工作的系统性,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更加完整的格局中去运作。
1、系统配套,着力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进行新的架构。
当前,要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影响力以及因地制宜、适度推进的原则,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目标要围绕建立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动态调整,覆盖整个农村的党组织设置新格局。一是纵向到底。要形成乡镇党委——中心村党总支(党委)——行政村党支部的垂直组织网络。乡镇党委通过中心村党总支(党委)起到对行政村党支部的辐射作用,调整乡镇党委的管理幅度,增强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二是横向到边。就是要增强农村党组织对各个领域、各种组织的领导和控制力,扩大辐射面,增强影响力,做到哪里有新单位、新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三是纵横结合。要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努力做到党组织与经济组织同步设置、同步转轨、同步运转,新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始终不留“空白点”。根据以上格局要求,我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①对部分村党支部适时升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