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织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组织工作体制机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组织工作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自觉做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谋划组织工作、推进组织工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来检验组织工作,不断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进展。
第二,要准确把握组织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定位和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刚才,曾庆红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组织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表率作用;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我们要按照曾庆红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要求,切实树立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改革创新、效率效益的理念,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工作定位,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三,要认真贯彻中央对组织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刚才,曾庆红同志在讲话中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组织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比如,强调要精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