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班子及企事业单位班子的建设。既要直接管理好下一级党的组织建设,又要指导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也就是说,既有微观管理的职责,又有宏观管理的任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关系,两者都不能有所偏废。
研究和探索加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问题必须紧密联系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对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认真研究一套既有利于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领导,有利于维护中央的权威,又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民主化、法制化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能不能建立起这样一个体制,是组织工作能否适应党的基本路线要求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能否从组织干部制度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条件。
要充分重视和搞好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应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宏观管理办法。干部管理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对经济工作宏观管理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没有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做基础,经济工作的宏观管理就会受到干扰和影响,甚至有落空的危险,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为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应加大改革力度,对微观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建立起政令统一的、有序的、有权威的宏观管理体制。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干部管理包括宏观管理要逐步迈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要做到这一点,也必须加强领导和宏观指导,使党的主张能够通过法律和制度得到充分体现,使党组织对干部的管理和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有更加明确、充分的法律依据,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这些法律、制度应体现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造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第三,宏观管理对微观管理具有指导和约束的作用,离开宏观指导和宏观管理,组织干部工作就容易出现无序和失控的局面。
近些年来,中央和各地在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在干部管理方面存在的政出多门、条块分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仍很突出,比如有的地方乱设机构,擅自提高机构规格,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有的地方不严格执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另外,在干部收入上实际存在的分配不公、宏观失控现象和干部管理上存在的分散主义倾向,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组织工作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进行正确、有效的思想理论指导。另外,在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和不断深化的情况下,组织工作中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一些热点问题。要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善于总结各地在改革中创造出来的新经验、新思路、新作法,并加以推广、完善。
实践证明,加强宏观指导,开展调查研究,非但不影响微观管理,而且对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工作水平、研究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如果不注意宏观问题,整天忙于日常事务,就只能成为一个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碌碌无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