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党委)委员会委员原则上由3人组成,确因工作需要,经镇区党委严格审批,可增至5人。要提高村党组织班子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高中以上学历、“双带”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的比例要有明显提高。
2、召开会议。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镇(区)、村分别召开选举工作会议,统一干部和群众对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明确换届选举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目的,提出换届选举方法步骤和要求。
3、加强培训工作。建立市镇两级培训体系,即由市委对各镇区政工书记、组织委员、民政助理和市直机关包保工作人员进行换届业务培训,由镇(区)负责组织对参与选举工作的镇(区)机关工作人员、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业务知识测试,对不合格人员不允许其上岗。培训可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进行。市委组织部和民政局统一编撰下发村“两委”换届工作有关业务知识范本。
4、做好宣传发动。镇(区)、村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手册、宣传画、标语口号、宣传车、黑板报、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搞好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选举前要重点宣传换届选举的意义目的、方法步骤和法规政策等;选举期间要重点宣传村党组织成员的任职条件、选举办法、正式候选人确定方法以及具体投票程序等;选举后要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教育当选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教育引导村民特别是党员积极支持配合村党组织开展工作。
(三)组织选举阶段(3月16日——3月29日)
1、开展“两推”。上届村党组织要按照“先党外、后党内”的顺序,分别组织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进行群众信任推荐和党内民主推荐,产生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每人推荐的名额应少于或等于职数规定的人数。党外群众推荐提倡采取一户一票的方式,以便实现预备人选群众基础的最大化。“两推”结果作为确定候选人的重要依据,对多数群众不同意、不拥护的,不能提名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候选人。
2、组织考察。镇(区)党委根据“两推”结果,按规定职数和应选人数20%以上差额比例的要求,取足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由镇党委组织人员进行考察,根据推荐、考察情况和任职条件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两年内,受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撤职以上处分两年内,受其他党纪或政纪处分一年内,或年龄在60周岁以上且文盲的,一般不能列入新一届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情况可以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经考察后,候选人预备人选出现不足时,则按推荐情况和上述程序取足候选人预备人选。候选人预备人选经党员大会通过后确定为正式候选人。
3、党内选举。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在所确定正式候选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新一届党组织班子,然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选举结果上报镇党委审批。设党委、党总支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时,应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先选出党委、党总支委员,再选出党支部委员。对村党组织书记一时无合适人选的,要及时选派得力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在换届选举中,可有计划地组织竞选人开展竞职演说,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当选后,一般应当众作出上岗承诺。在换届选举中,要加强党员教育,做好思想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大局观念和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村党组织进行换届选举,要通知到党员本人,通知不到本人的应送书面通知给党员家属转交,保证村党组织选举到会率。要合理安排好选举时间,方便党员投票。要尊重党员的选择,确保党员行使好民主权利,履行好应尽义务。对确因情况特殊、不能准时到会参加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