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小组长由组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由村委会成员主持,可采取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方式,以得票多者当选,村民小组长产生后,应及时公告。
(四)交接和建章立制阶段(时间6天)
1、交接
(1)交接的时间和内容。上一届村委会应当在新一届村委会产生之日起十日内将公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集体财务帐目、固定资产、债权债务及其他事项移交给新一届村委会,对在移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调查处理。
(2)交接的形式。交接工作可采取召开交接会议形式,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召集新老村委会班子成员举行交接会议。会议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新老村委会班子成员,村民选举委员会全体成员。
(3)交接的指导、监督。交接时镇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应给予指导、监督。
2、建章立制
(1)明确分工。召开新一届村委会成员第一次会议明确村委会成员的职责分工,并研究决定村委会下属工作委员会,下属各工作委员会由3—5人组成,设主任和委员,主任一般由村委会成员担任,委员由村委会提名,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人口较少的村可以不设下属工作委员会,由村委会成员分工负责有关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完善工作制度。村委会要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三年任期目标。修改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制定村委会及各工作委员会岗位责任制。修订完善好各项工作制度。
(3)健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组织。建立两个小组,即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由7—9人组成;民主理财小组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推选产生,由3—5人组成。要明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工作程序和职责,切实发挥作用。
(4)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和村委会成员参加,居住在本村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党组织成员和镇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代表可列席本次村民代表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①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告本届选举工作情况;②村委会主任汇报村委会成员分工情况,下属工作委员会建立情况;③村委会主任作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安排的报告;④审议通过新一届村委会任期目标工作职责;审议通过村委会下属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选;审议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⑤村党支部书记讲话;⑥村民代表发言;⑦镇(区)领导讲话;⑧闭会。
(5)检查总结。各村对本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总结,并向镇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上报工作总结和有关统计报表,报告选举后的遗留问题。镇区对各村的选举情况进行检查,写出本镇区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工作总结,统计填写有关报表,并上报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对换届选举的文件资料等整理成册,并按规定存档,档案保存期直到下届选举。
(6)开展培训。新一届村委会产生后,要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市负责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进行上岗培训,镇区负责对村委会其他成员及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推动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做出新贡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要负责做好选举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工作。要抽调得力人员,派驻各村,建立包村责任制,确保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要搞好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好换届选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和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