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纪委和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我县正处于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期,一些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流于形式,监督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反腐倡廉工作仍然存在差距和问题。因此,下一步我县要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加快建立反腐败惩防体系,有效预防党内各种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做到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第一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凸显教育功效。廉政文化是关于人们对廉政的意识、行为规范、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廉政文化具有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导向性、创新性等本质特征。弘扬廉政文化要坚持警示教育和正面典型示范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在预防腐败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突出重点对象,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组织、宣传、党校、文化等单位的各项干部培训教育计划。要改进教育方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时段的廉政文化需求,开展“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一是纪委、教育局、共青团共同创作一首纪检监察之歌;编唱一批反腐倡廉儿歌,选取其中优秀节目,开展一次汇演。二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讲一堂反腐倡廉党课。三是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一次反腐倡廉专题学习。四是各级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要作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报告。五是收集反腐倡廉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推出一批反映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讯或报告文学。六是收集正反方面材料,制作一组正反典型教育专题片,争取拍两部贯彻《实施纲要》和学评活动专题片。
注重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的“理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两个务必教育”、“舆论教育”等五大教育的作用。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强化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方面的教育、导向、凝聚和约束作用,赋予廉政文化建设以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坚持“面向全党全社会”,依托“大宣教”工作格局,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进家庭,使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使清廉之风吹遍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全县开展以“弘扬主旋律,塑造新形象”为主题的学、评、颂、讲、展系列教育活动。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学习纲要》、《实施纲要》、先进人物事迹。评:开展“社会评议公务”活动和评选“十佳”活动,即评选“十佳党务工作者”、“十佳公务员”、“十佳公民”、“十佳村干部”、“十佳致富能手”。颂:以发生在身边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原型,创作主题明确、立意新颖的文艺节目,举办文艺汇演。讲: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十佳”事迹宣讲团,在全县巡回宣讲,用先进事迹激励全县干部。展:举办“弘扬主旋律、塑造新形象”摄影展。通过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让反腐倡廉教育以文化形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要渗透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思想教育、预防腐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要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反腐制度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