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能力建设。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探索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子。整合力量,实行部门联动,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政策,分类实施,加大教育、卫生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支柱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和业务尖子。
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探索人才流动新机制。根据我县泵阀、鞋服、纽扣、拉链和教玩具等支柱产业以及效益农业、旅游等特色行业紧缺人才的需求,制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招聘部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在人才流动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完善人才“柔性”流动和兼职兼薪机制。同时加强人才诚信建设,促进相同行业企业之间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要构筑各类人才平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以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和提高待遇为主要措施,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党外人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参政议政,优化班子结构。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围绕我县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和论证,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要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强力打造人才工作保障。规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加大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激励等人才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开展十佳农村特色人才、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重人才十佳企业等评选活动,积极发挥导向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利用高级专家联谊会、外来科技人才联谊会和非公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联谊会等载体,多渠道地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及时听取各类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六、着眼于强能力优服务,以建立保持公道正派的长效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树组工干部形象”学习教育活动虽然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保持公道正派是组织部门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组织部门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四个必须、两个满意”的要求,始终突出公道正派这个主题,持之以恒地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要将学习教育活动的各项制度和整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对已经出台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制度落实,同时要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要继续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已落实的要巩固成果,防止反弹,未落实的要分析原因,抓好落实。要积极参与正在全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坚持公道正派作为组工干部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找准并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
要把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要求,继续抓好组工干部的学习,大力加强业务培训和知识培训,努力提高组工干部在政策运用、识人用人、观察判断、开拓创新、拒腐防变等方面的能力。要继续深入开展向徐国信同志学习活动,同时要学习市级优秀组工干部,用身边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组工干部争先创优,奋发有为。实行科长(主任)传帮带负责制,以“老”带“新”,在部机关形成关心干部、爱护干部、培养干部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积极为组工干部创造条件,在实践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要继续落实“三留人”的要求,努力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要在探索建立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足功夫。要抓住制度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