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听,我要你交,我压你干,我逼你办”的行政手段,用强迫命令的方法管理集体经济和农村事务,造成了尸些决策的失误,有些甚至产生了大量的村级外债。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就是要重点规范村级组织的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变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决策,为集中大家智慧的集体决策,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实现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规范化,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提高村级组织和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管理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三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努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农村社会的稳定,事关全局的稳定。农村的和谐发展,事关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迫切需要参与农村事务的管理,依法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但由于过去村级组织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有些村干部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和要求缺乏必要的认识,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往往是自己说了算,强拉硬逼,结果是好事没办好,甚至引起群众上访。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就是要用制度来保证、范、约束村级组织、村组干部的行为,用制度来保证农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把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知道、参与、做主、监督。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团结、发展、和谐的良好氛围,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占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提高对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
按照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度要求,下步,将进入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中办文件等精神,结合际,从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规范村级组织工作机制,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工作中,要抓住关键,把握重点,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职责,进一步理顺“两委”关系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乙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村级组织,村“两委”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过去,在村“两委”关系上往往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或现象:一是有些人片面强调村级自治,不尊重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把村民自治错误地理解为村委会说了算;二是有些人片面强调党的领导,强调党支部必须管理经济,管理财产,习惯于搞“包办代替”、“大权独揽”,限制甚至抵制村民自治。出现这些租象·,关键是没有从制度上规范村“两委”的关系。所以,在下一步的建章立制阶段,要把这作为工作重点。一是明确界定“两委”职责。要严格按照党章、村委会组织法等规定,明确界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各自职责。村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应定位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上,对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规划上,对重大问题提出决策意见上,对村委会及其’它村级组织依法进行监督上。村委会的工作职责
应定位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开展村民启治范围内的工作,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把村民自治落到实处。要紧密结合各村实际,‘尽量细化村“两委”任务分工,增强可操作性。二是要明确村“两委”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