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大出口量,市场销售乐观,茶农的收益亦可观,但是,**县市场上的“茶青”每斤价格仅0.3至0.5元,不及采摘茶叶的工资。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花菇销售市场上,**县的花菇,98年就走销日本,并被日本客商称为全中国质量最好,然而,迄今为止,**的花菇却始终是由小商贩零星收购后,再售往政和、屏南等地,菇价仅1至4元,菇农获利极小。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农业还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产品市场占有量小,对客商尚无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经营机制不合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向合理方向发展;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农村党支部尚未具备完善经营体制的领导能力。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当前,农村党支部存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得不到合理调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农民生活水平始终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完全可以说这是村党支部建设不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突出表现。
二、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原则,建设好干部队伍,解决核心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
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领导、组织农村经济建设与各项工作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落在村党支部的肩上,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通过支部成员的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创新意识直接表现出来,因此,要解决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的软弱涣散问题,首先应选好村支部书记,建设好支部班子,解决好核心问题。
1、坚持标准,解放思想,选好干部。邓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选贤任能也是一场革命”。邓小平之所以把选贤任能作为一场革命来看待是因为要培养选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这项工作,对于以往党的干部标准、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都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农村党支部选拔干部必须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①坚持标准就是在选拔将军,要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标准进行。这四条标准既有政治、作风上的要求,又有能力、水平上要求,是一个整体。
2、强化教育,激励热情,造就好干部。①村干部队伍建设,选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