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职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事业单位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方针、政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以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程,逐步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我们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水利系统自身的实际,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改革套路,借鉴和比照全国其它水利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效果,体现人文关怀,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提出“减编不减人、竞岗不下岗”这样一个工作思路,并要按照这个工作思路来指导水利改革工作。
在思想认识上,各单位必须牢记以下四条原则:
1、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全过程要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精神,坚持竞聘上岗,优化组合,优胜劣汰的原则。
2、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职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坚持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把人员尽量安置在本单位或本行业、本系统内。
4、坚持开发性分流和政策性分流相结合,以开发性分流为主的原则。
上述四条基本原则,是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要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的始终,只有坚持好这四条原则,才能把握好全局,把握好方向。
三、明确要求,充分把握水利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质内容
这次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围绕大局,真抓实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根据这一要求,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必须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精简编制和人员。从而达到建立符合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建设高素质、高效能、专业化的水利职工队伍,推动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水利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是单位性质必须明确
这次改革中所有水利事业单位都要重新确定单位类别和职能性质,进行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通过“三定”,调整布局,整合精简机构和人员,统一单位内设机构名称,优化组织结构。一是对职能相近或交叉,服务对象单一的机构,应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同时压缩人员编制;二是对任务不足,职能弱化,经济和社会效益低下,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机构予以撤并。
结合凉州区水利系统的特点,将水利系统各单位明确划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三类单位。
二是人员精减必须到位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在这次水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要注意把精简人员编制与转换职能、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合理设置机构和职位,达到减员增效目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各自的定编情况、岗位设置及实有人员的现状,适当控制编制的使用。
三是岗位聘任必须公开公正
在这次改革实施过程中,新聘上岗人员必须采取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实施竞争上岗。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根据水利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