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工作。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党管人才机制,重点把握好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能上能下的领导干部队伍、能进能出的公务员队伍、能去能留的企业家队伍、能入能退的党员队伍、能解能聘的科技人员队伍,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这五支队伍改革的方案,报县委研究后执行,在全县形成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培养工作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重使用、轻培养,重引进、轻培养,最终都会失去依靠。我们要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类型,采取送出去培训、上派下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重点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招聘一些优秀大学毕业生,重点进行培养锻炼,使各行业人才结构趋于合理,防止发生人才断层现象。引进人才工作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依托优势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吸引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高薪聘请、技术入股、建立实验室等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高技术、高水平人才管理企业或进行科研开发,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教育、公安等部门要为引进的人才在子女上学、户口迁移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使用人才上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作为衡量评价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身份,不唯学历,不唯职称,重实绩,重贡献,重真才实学,打破陈规,开阔视野,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要高度重视稳定人才工作,曾庆红同志在宁夏视察时指出,要“把防止人才流失放在同治理水土流失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对我们这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方面环境、条件还跟不上去的地区,急需的人才引不进来,现有的一些人才留不住,是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我县教育、卫生等业务部门的许多技术骨干,外流到银川甚至到外地,就反映出我们在稳定人才工作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用环境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努力创造留人的环境,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真心实意为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千方百计遏止人才流失的势头。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人之艺和护才之勇,树立重才、尊才的理念,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绝不能搞“武大郎开店”。要让人才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
百舸争流,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关于组织工作。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科学的态度、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于四平八稳,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干部,要坚决调整下来。继续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力求使考核指标更科学,认定办法更准确,操作性更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总要求,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研究村级干部配备的好做法、好经验,切实将那些改革意识强、热情为群众服务、有本事的能人选进村级干部队伍中。企业的党的建设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抓好股份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的建设,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指导企业党组织开展好工作。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要适应城市社会化管理和党员分布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大力加强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努力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党员队伍建设以建立健全让广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