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能否搞好,加强领导是关键。我们要增强政治意识、管党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工委的作用,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促使各有关单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担负起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职责。宣传部门要及时总结宣传“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统战部、工商联要认真做好团结、帮助、教育和引导业主的工作,推动业主支持开展党建工作。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组织优势,协调“两新”组织内外关系。经济、工商、民政、公安、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优势,密切协作配合,把党委交办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认真落实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要定期到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加强督促指导;各党委也要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由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两新”组织指导抓好党建工作。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制度,通过创建一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组成专兼职结合、老中青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日常联系和指导。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年检和统计工作年报制度,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所管理的“两新”组织进行党建工作年检和统计工作年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负责统计所登记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情况,年底向组织部门报告;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统计所代理和派遣流动人员中党员情况,年底向组织部门报告。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激励制度,把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成效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的评比表彰活动要为“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安排适当比例,在推荐业主评先选优、担任有关社会职务和参加政治活动时要考虑其支持党建工作的情况。
三是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县财政按照每位党员50元的标准,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党组织隶属关系拨付。组织部将“两新”组织党员所缴纳党费的留存部分全额返还。“两新”组织应参照国有企业标准,按职工工资总额的0.5%至2%列支党员教育活动经费,并据实在税前扣除。通过评选“党建之友”等方式,鼓励社会积极踊跃支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鼓励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两新”组织自行建设党组织活动场所,各级党组织要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进行支持。“两新”组织密集、党建工作任务较重的地方,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区域内“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提供活动场所和服务。“两新”组织业主要保证党组织每月至少有半天的活动时间,党员因开展党的工作或参加上级党组织活动需要占用工作时间,要给予合理安排,不应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