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和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教育资源,建立完善多层次、开放型综合培养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推进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化、 法制化。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形成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二要大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境内外人才密集区设立研发机构,借脑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依托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推广等项目,面向社会招标揽才。支持和鼓励科研人才联合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或联合承担重大工程。充分利用海外留学人员趋向归国创业的有利时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鲁创业或以各种方式为国服务。鼓励和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入股,自办或合办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使用。现在人才使用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影响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人才的培养、引进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使用得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国家、对单位、对个人都有利;使用得不好,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对国家、对单位、对个人都是损失,而且又会对人才培养事业产生不利影响。要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结合起来,既要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用才的气魄;既要重视有高学历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才,又重视实践经验丰富、有真才实学的“土专家”;既要重视引进外来人才,又重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既要重视理论人才,又重视实用技能人才;既重视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又重视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既重视培养各类紧缺人才,也舍得花本钱培养“长线人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
(三)形成人才评价、选用、激励、流动、保障五个机制。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机制。一是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知识、能力和业绩,而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使各类人才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二是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选拔和使用人才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开拓视野、拓宽渠道,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打破陈规,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重视培养青年人才、党外人才、妇女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三是充分调动人才积极创新、创造的分配与激励机制。要完善分配制度,奖惩分明,贡献与报酬挂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创新、鼓励创造、鼓励奉献。对贡献特别突出的要实行重奖。同时,对基础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地区要有倾斜政策,不能使默默奉献者吃亏。四是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把坚持党管人才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改变由于条块分割、城乡隔离造成的人才闲置和浪费。五是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大力营造良好环境,积极构筑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