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重要工作布局紧密配合,为加快全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进一步制定人才强省战略和人才发展规划。坚持统筹兼顾,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紧围绕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部署。着眼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眼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认真研究和分析所需人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把人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抓紧抓好。二是紧密配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和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保证重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三是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开放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好人才工作。四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形成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集中力量攻克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课题。打破部门和区域垄断,加强宏观调控,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五是制定鼓励和吸引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工作或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引导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人才向人才匮乏地区和单位流动,推动应用型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和向企业流动,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创业,逐步解决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
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未雨绸缪、破解难题,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并深刻论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才观与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是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树立科学人才观,确立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具有开创性和决定性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全社会的人才意识大为增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开始成为广泛的共识。二是人才数量逐年增加,全省人才队伍总量达到575万人,占社会总人口的6.3%,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3331人。三是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不仅人才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职称结构日趋合理,而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中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中青年人才已经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五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推进全省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领军作用、中坚作用、带动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也应当看到,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