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年全市组织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参与筹备召开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组织了市人代会、政协会选举工作。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政绩用干部,对部分乡镇(街道)、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调整。安排了8名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到基层工作,接收四川雅安地区10名挂职干部到有关乡镇(街道)挂职锻炼。致力于培养锻炼干部,扎实开展了机关工作人员轮岗工作,全市首批806名轮岗人员全部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其中有250人创办了各类生产经营项目,共投入资金21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1900多人;有18人领办了经济实体;有538人应聘到民营经济组织任职。努力完善离休干部三项机制,积极推行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老干部普遍关心的“两费”问题。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兴起新高潮。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责任制,在市委党校举办了5期科级领导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培训班,对全市113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集中轮训。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讲小康、想小康、干小康”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学习郑培民、争当好公仆”活动,重点进行了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两个务必”教育,有力地促进了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广泛开展了基层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使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意识、执政为民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切实转变了领导作风,提高了服务能力。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深入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建立和推行了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研究探索了实绩考核和经常性考察办法。加大公开考选力度,先后组织公开考选了35名公务员、34名事业单位工作者、52名社区工作人员、21名学校科级干部和15名熟悉经济管理工作的挂职副乡镇长(街办副主任)。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干部调配、选拔任用等工作作了进一步规范。扎实做好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对全市152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学历学位进行了认真审核。认真做好干部监督工作,建立健全了干部谈话、打招呼、函询、诫勉等制度,对40名离任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通过制定下发实施意见、创建标准及考核办法,推进规范化建设,治理整顿后进村班子,把“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召开了全市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现场会议,积极探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新路子。组织开展了200家单位帮村、1000名干部驻村、10000名党员包户的“百、千、万”帮扶活动。开展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制定出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在符合条件的56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支部。狠抓了以社区服务为载体的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重点开展了“四个一”创建活动。调整理顺并新组建了7个市直党建工作系统,评选表彰了52项创新工作优秀成果。认真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全年共发展新党员1134名,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4500多人,发放慰问金及实物折款67万元;深入实施党员电教富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拍摄制作的党员电教片《邓老太·青豆芽》获潍坊市一等奖。在抗击“非典”疫情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落实市、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包靠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