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800元,按同比口径增加380元,如果把各种救灾补助等政策性因素算上,农民手持现金收入将增加更多,剔除cpi上涨因素,农民现金可用收入增长15%,这也是一个十分可喜的成绩。
“5.12”特大地震给我县造成巨大损失,农村经济、农业基础、农民改革开放多年来积累的财富都遭受了令人痛心的损失。灾害发生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指挥部的领导下,各部门、乡镇和基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在抢险避险、救灾物资资金接收发放、灾民过渡安置、临时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的各个关键阶段、环节,抓得主动,合拍到位,全县5月25日的过渡安置现场会、6月21日的重建启动会、9月3日的维修加固和后续生活补助工作会议,将纷繁复杂的重建工作进行了及时有序安排,会后各部门、各乡镇反映迅速,展开及时,力度到位,使这110天的工作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灾后重建和农村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目前,临时生活救助有序发放,过渡安置全面完成,全县已启动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1.03万户,启动集中安置点59个,已竣工1014户,分别占总数的48.9%、61.5% 和4.8%,探索形成了“六个一”重建新机制,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推广,救灾重建的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灾后农村社会总体稳定和谐。
诚然,地震灾害对农村这一块的损失十分巨大,特别是农民多年积累的财富、形成的宝贵财产,农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体系损失巨大,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恢复。需要我们按照规划,科学重建,加快重建,恢复生产能力,恢复美好家园。但是,就今年整个农村经济来说,发展的基本面并未较大改变,有停滞、降低的因素,也有发展、增长的因素:粮油作物稳定增长,特色农业大部分增长,畜牧业总量有降低,农产品价格有升有降,总体趋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将大幅度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将有较大增长,我们算大帐,要实现全年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对gdp的贡献和农民增收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同时还可通过内需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弥补灾害对二、三产业的部分影响。我们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
(三)
今年只剩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我着重强调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农业生产的收官工作。当前要抓好大春田间管理,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适时收割,力保大春全面丰收,同时把晚秋生产抓落实,确保栽完种尽,多种促多收。
二是围绕抗震救灾,抓好恢复重建。农口系统单位要围绕灾后重建规划,创新思路,增添措施,抓好灾后农业基础设施的恢复,围绕产业布局抓好灾后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坚持“四个结合”,用好、用活“六个一”建房新机制,抓点示范,探索农村新型社区机制,全面推进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三是结合灾后重建抓好新农村建设。要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布局、产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进集中安置点、示范村、重点村的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按照黄(洋)金(溪)线新农村百里示范长廊规划,进一步完善普济“清江佳苑”和黄洋“荷叶田园”建设。要加大以水利设施为核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打好产业发展基础,切实解决震后5万多缺水农民的饮水问题。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为方向,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着力建设十大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十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抓好1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基础建设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