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选拔名优秀人才进入我县优秀人才库,连续多年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为我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人才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实力不强。我县现有各类人才6951人,仅占全县38万人的1.83%,远远低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二是人才分布不均,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在全县6951名人才中,其中党政人才1343人,占总数的19.32%,专业技术人才5561人,占总数的80%,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7人,占总数的0.68%。按学历来分,研究生仅3人,本科854人,占总数的12.3%,专科3155人,占总数的45%。这些充分说明,在我县,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不强。*是典型的山区县,又是全国的重点贫困县,全省的特困县,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势不明显,尽管各级党委政府为留住和吸引人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人才流失现象仍时有发生。四是人才市场配置机制虽然在逐步完善,但人才综合利用率不高,人才宏观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人才资源开发水平相对滞后。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新形势下,我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力争使我县人才总量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统一思想,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差的不是人才,而是对待人才问题上的观念。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我们必须首先转变对待人才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如何界定人才,倡导什么样的人才观,这是一种社会导向问题。在新时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要倡导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都是人才的人才观,大胆发现人才,鼓励人成材。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人才要区别对待,在培养、吸引和使用方面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考核、评价、选择的标准上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因此,无论是在看待人才还是发现人才上,我们都要有敏锐的目光、宽阔的胸怀和民主的作风。
二是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用好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我们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要强化因才施用的观念,不能将人才都集中在行政机关,要引导高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