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差额票决,进一步扩大民主,促进好中选优。三是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质量。按照“干什么、考什么”原则,改进笔试或面试方法,借鉴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真正考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把考试和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防止凭印象起用夸夸其谈的“马谡”。探索上下结合、多部门联动等公选方式,拓宽视野,统筹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四,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是党的十七大的一项重要任务。《决定》再次,要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要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内容、方式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一要加强理论培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二要加强能力培训,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三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念。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要建立自主选学与组织调训相结合的干部参训机制和干部教育培训实效考核评估制度,充分激发干部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四要坚持开放竞争,统筹优化干部培训资源。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在科学文化素养培训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军。五要改进学风。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刻苦钻研之风、艰苦奋斗之风。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学,整治不良学风,强化学员管理、教学管理,严格校规校纪,营造良好学习秩序和氛围。
第五,完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源源不断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按照《决定》精神,今后要着重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实践锻炼的培养方针。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有意识地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锻炼和考验年轻干部。加大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力度,通过多岗位锻炼丰富阅历、提高本领。二是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后备干部坚持重在培养、同样使用,突出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时与其他干部同样标准、同样程序,不搞照顾性使用;坚持优进绌退、动态管理,不搞一次选拔定终身。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复式年龄结构和梯次配备,根据干部成长周期,分为近期和中长期,分别不同的年龄和职务层次要求,避免在年龄上层层递减和“一刀切”。要抓好关键岗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做到系统培养、择优使用。三是探索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坚持重视基层的干部导向,建立和完善选拔优秀村干部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的办法,注重从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选拔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加大从基层一线招录公务员的比例。地方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要优先从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人才中选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