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发展的机遇。错过时机,就会落后。我们置身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建设日新月异,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建设也已经走上城镇化、现代化的快车道,与这些地方相比,我们已经欠账不少,省委决定大规模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就是要向农村输送新鲜血液,加大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落后状况,同志们肩上的担子不轻,虚度不起光阴。二是青春易老,韶光易逝,同志们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任职,找到了“与祖国共发展共进步”的广阔舞台,希望你们把握大好时光,牢记神圣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让短暂的青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闪光,象张宝顺书记所希望的那样,“珍惜优势,立志成才;勇于实践,刻苦成才;加强学习,努力成才”,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躬身实践,找准三点。
一是要找准切入点。农村工作面对千家万户,具体事务千头万绪,形势千变万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好多困难。同志们走出校门,便走上农村干部的工作岗位,这是你们步入社会所遇到的第一个严峻的课题,当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同志们,第一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强势,一定要有千方百计的工作态度,做好吃千辛万苦的心理准备。在积极参与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尽快找到服务农民,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有劲才能使得上,才能一步步做出成绩。我县大部分农村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同志们去了会有很多事干,也会有许多苦吃。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使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有所作为。第二要找准位置,把握角色。对自己一定要有清醒正确的定位,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农民和农村最需要的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不能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找不到参与工作的切入点,就有可能浮在上面,留在圈外,进不了角色,最终一事无成。要虚心向支、村委班子中的老同志学习,尤其是向老支书、老主任学习,他们多年在农村一线摸爬滚打,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好多优秀的农村干部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他们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专家学者”。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将有助于你们早成才,快成才。第三要调查研究,进入角色。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研的过程既是了解情况熟悉工作对象的过程,也是和农民建立感情,充分沟通的过程,更是寻找工作切入点,逐步进入角色的过程。搞调研可以先设定题目,也可以不设题目,可以是专题的调研,也可以多题调研,要重视工作中遇到的点点滴滴,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第四要脚踏实地,溶入角色。要做农村工作的有心人,在具体工作中寻找切入点。一定要避免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贻误工作最终也贻误自己。
二是找准结合点。今年,我县报名参加考试的大学生1610名,选用145名,我县的报名录用比例是1/11。可以说,你们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你们年轻,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有热情,有朝气,有精力,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和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之间还有距离和空间需要你们用实践来补上。这就要求同志们从自身的条件出发,从所学专业和自己所具备的一技之长或几技之长出发,认真研究所在村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尽快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结合点,努力把自己的优势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找准了这个结合点,才能高效地开展工作,尽快地做出成绩。还要和支、村委干部配合好,和所在村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