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基层锻炼、异岗锻炼,各类人才在不同的岗位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拓宽人才引进,加大优秀人才集聚力度。通过选招公务员、“三支一扶”、选拔高校毕业生、选招事业单位干部等方式,面向基层、事业单位和社会公开选调(选招)人才。20*年,选招了23名公务员,选拔了8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选拔了6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原则,利用留学专家归国服务团、“千名专家服务千村百镇”活动以及重大项目的实施,引进专家、教授来我县讲学、调研、指导;各企业通过外聘技术顾问、聘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为企业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服务。
(三)着眼于加强先进性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开展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村级区划调整和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县村委会由83个调整为66个,共选出“两委”成员366名,其中交叉任职105名,村两委成员比上届减少102名,平均年龄下降近2岁,全县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对第三批选派干部、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第三批选派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19个选派村发展党员4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2名,实施项目20个,使用项目资金92万元;“七.一”期间,在县电视台开办《选派风采》专栏,集中宣传报道选派干部一年多来在基层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典型事迹;会同县新农办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行了年度考核,对6名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岗位或工作变动人员及时进行调整。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工程”,招收学员56人。制定下发了《关于实行村干部坐班办公制度的意见》,截止12月底,已有25个村开展了村干部坐班办公制度试点工作。建立村干部报酬“三位一体”保障和激励机制,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竞争力。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家园”为主题的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在整个活动期间,制定整改措施926条,投入慰问资金19.*万元,新确定112户“双培双带”示范户,75个党组织和2917名党员共承诺事项3676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13件次。建立农村党员承诺机制,开展“承诺评星”活动,到今年底,共有2091名农村党员兑诺为民服务承诺事项2949件。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建成覆盖全县、标准统一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对全县189名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全县“电视上网”工程站点全部建成,为14个村配齐了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先锋网信息上报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投资12万余元对14个村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年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转发〈发展党员票决制、预审制、责任追究制试行办法〉的通知》,20*年全县新发展党员175名。
三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开展全县农村“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让广大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共发放“共产党员户”牌4389块,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今年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和四川汶川地区分别发生雪灾和大地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投入到抗雪、抗震救灾之中。在抗雪救灾中,共组织95个救灾小分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