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园林城市现场考查和专家评审。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再度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加快实施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和市区危旧片区改造工程,着力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味。
五、围绕实现“三大愿景”、增加“三大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以“三化”化“三农”战略为统领,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去年,预计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6%;共有98个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7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保持全省最小。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围绕“中国知名、江苏第一”的目标,以“县区高效设施农业竞赛”和“十强特色产业乡镇评选”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高效农业扩量提质工程,全年新增高效农业36.3万亩、高效渔业11.3万亩,其中新增设施农业20.5万亩。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流转土地98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04个,入社农户20万户。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益客食品、汇源果汁、嘉士利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46家,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建设。按照“集中集中再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布局,将全市1.2万个村庄规划为1391个集中居住点。积极创新建设模式,采取政府统一规划、提供图样、完善配套、宅基置换等方式,引导农民自建、代建、共建,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去年,全市共启动建设638个集中居住点,累计新建住房5万多户。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动态保洁”的原则,大力开展“春雷行动”和月度随机抽查活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有18个康居示范村创建成为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244个市级和县区级试点村通过检查考核。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村居)”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最现代、最生态、最整洁的新农村。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围绕到2012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采取“结对强村”、“牵手脱贫”等方式,全面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全年共实现脱贫26万人。加快村级“八有”建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市360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积极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大户+基地+大学生村官+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
六、全面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坚持把传播先进文化、建设创业文化、培育和谐文化作为建设文化*的重要内涵,积极培育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体系。大力弘扬“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城市精神,致力把创业文化打造成*的主流文化、品牌文化。精品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型音舞诗剧《虞美人》等3部作品获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
大力推进效能建设。按照放手、放权的原则,加快中心城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赋予宿豫区、宿城区与各县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把*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办结时限,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实施重大项目代办制,全力打造“三最四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工作会办制等制度,严格精简会议、文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