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外向突破、科教先行、创业富民五大发展战略,着力招引重大项目、加快工业突破,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进程,着力强化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面小康成效更加显著。通过“翻番计划”,全市经济发展登上“千百万平台”,即到2012年,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两番。全市gdp突破千亿元、达1134亿元,年均递增16%以上;人均gdp突破2840美元,年均递增15.5%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250亿元,年均递增34%以上;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20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万元和1万元以上,年均分别递增16.1%、15.4%。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到2012年,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5%,中心城市建成区人口达70万人以上,努力把*建设成为新兴工商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滨水旅游城市、创新创业城市;*、*、泗洪三个县城人口分别达60万人、35万人、32万人;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社会建设更加和谐。到2012年,城镇居民、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40平方米以上和30平方米以上,实现住有所居。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新突破。建立覆盖城乡、惠及百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走在全省前列,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12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突破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美元,外经营业额、期末境外劳务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有大幅度上升。
———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确立,生态市建设全面开展,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城市污水和城镇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0分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招商引资、大项目推进为主抓手,聚集一切有效资源,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扩张经济总量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积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2年,工业增加值达58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50%。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资本、大企业集团的新动向,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以及国内外上市公司,全力拼抢大项目。以骨干企业、名牌产品、大型项目和大型市场为带动,培育一批集聚效应明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改造提升木材加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