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村级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担负起团结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当前,我镇正在进行着建设现代化港口城镇的伟大事业,加强换届后村级班子建设,使之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一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村党支部是农村一切组织和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对村委会实施领导,但村党支部要注意加强领导,善于搞好协调,不能代替村委会直接对属于行政范畴的事务实施管理。一方面,村党支部要支持、理解村委会工作,处处维护村委会的威信,为村委会排忧解难,但又不能自身混同于村委会;另一方面,村党支部在重大决策时,对村委会工作予以监督,在原则问题上敢于碰硬,以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村委会要自觉维护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法律、政策范围内,行使职权,管理村务。二者要做到责任清楚,责权结合,各负其责,扬长避短。
二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村干部应该具备开阔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和较强的把握机遇、驾驭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村干部,特别是新上任的村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要健全和落实村干部分级培训机制,充分利用镇党校、农函大、农广校等阵地,把“理论武装”与“知识充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村干部在思想政治上更加成熟,同时通过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和大中专学历教育,提高含“经”量,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三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俗话说得好“互相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作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其成员双方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有容人的胸怀,用人的气度和育人的风范。村委会要当好参谋,补好台,对党支部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当党支部决策有失误,有漏洞时,主动弥补,当党支部考虑不周时,主动提醒,防止顾此失彼,影响工作的整体效益,避免工作的扯皮、推诿。村党支部、村委会尤其是书记、主任要加强沟通交流,理顺关系,在工作中不断调节自己的言行,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增进了解,促进团结,做到遇到工作,各司其职,抓好落实,遇到任务个个争先,不甘落后,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放,为了村里的事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四要坚定信念,勤政为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不是庸俗的利益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基础之上的高层次的协作关系,应以带领群众致富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统一双方的思想和行为。村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作要求应由简单的行政命令变为协调、服务,带头坚持党性原则,带头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为民造福,清正廉洁。村委会要树立正确的“官”念,“带着责任上台,担着责任执政”,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之所需,做艰苦创业的开拓者,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扎扎实实抓奋斗目标、中心任务的落实上,不争名,不争利,多办事,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五要围绕中心,壮大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富民强村的第一要务。村干部一届任期三年,每时每刻都要牢牢把经济工作抓在手上不放松,不动摇,不断推动农村三项产业协调有序发展。要狠抓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途径走产业化农业的路子,逐步向现代化大农业方向发展,形成以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农户、产供销紧密结合的新型经营机制。要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信息库,加强与镇劳动就业部门的联系,切实为动迁户、困难户提供就业帮助。要认真开展“一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