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人才开发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紧迫需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关键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在增强区域竞争力上做文章。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在经过几年艰难的“爬坡”之后,我们逐步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期,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幅排在全省第7位。但我市的经济发展还仅仅是低水平上的快速增长,20*年底,我市人均gdp仅排在全省第13位,与省内先进市州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要缩小差距,就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此,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今后五年gdp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到2007年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构建煤电路化综合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现代农业、现代化大城市、川滇黔渝结合部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战略构想。实施这样的发展战略,哪一样都离不开人才。建设西部化工城、构建煤电路化新型工业体系,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经营城市、构建现代物流中心,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加快地区发展,需要大量懂经营、善管理,具有领导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一句话,没有坚强的人才保证,再美好的设想也只能是空想,要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强化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是迎接知识经济浪潮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紧迫需要。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头脑”经济、智慧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过度依赖自然物质资源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使人才资源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和核心在人才。发达国家人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高达5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但是,我们却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人才争夺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加紧在全球范围争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有近400家在华设立机构,其中有90%的人才来自我们国内。人才的大规模流失,将对我国“人才安全”构成威胁,并由此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人才竞争也是愈演愈烈。*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人才上存在“先天不足”,如果缺乏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意识,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适应不了国际国内激烈的人才竞争,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中,我们将落后甚至被淘汰。
(三)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是改变我市人才资源状况,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紧迫需要。近年来,我市加大了人才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深入分析我市人才资源状况,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我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4%,而人才总量只占全省人才总量的4.5%;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仅达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人才结构和行业分布不合理。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第一产业人才严重匮乏,二、三产业中很多行业缺乏人才支撑。重要经济领域,特别是支柱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化工、机械、食品饮料和旅游等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