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以区委建设新农村相关文件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讨论,让规划真正得到群众认可和自觉遵守。在选准一个优势产业方面,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找准经济发展切入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完善,使主导产业真正具有广泛性、示范性、带动性,努力培育特色,形成“一村一品”。同时要继续抓好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投向合理、产权明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在建立健全一套管理制度方面,着力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落实《*省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和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办事。同时,充分调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动员广大农民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争创殷实家业,特别要注意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家乡创业。
三是以争创党建工作“先锋村”、“先进村”为动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建水平。年初,市委组织部提出在全市开展争创党建工作先锋村、先进村活动,并进行了周密部署。所有选派村都要以此为动力,主动采取措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要求,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目前,各地已经确定并上报了继任书记人选的名单,而且绝大多数人选在去年换届中已经走上村里的领导岗位,下步还要继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领办发展项目等方式积极为继任书记人选搭舞台,使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检验,迅速成长起来,确保选派干部离任后,选派村工作有人接、接得上、干得好。要进一步抓好村级班子后备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使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为选派村村级组织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同时,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为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造经验、树立典型。
(三)加强领导和指导,努力把选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全区第二批选派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做好选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落实责任,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对第二批选派工作最后阶段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进一步强化管理监督。要坚持不懈地对“六抓”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要继续认真执行选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越到后期越要严格,要确保选派干部吃住在村,确保选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不参与原单位的工作,确保选派办的工作力量,让挂职干部着力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有关镇党委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选派工作各项政策规定,近距离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选派干部扑下身子抓好最后半年多的工作。
二是进一步强化指导帮扶。特别是镇党委书记和分管书记要认真履行“责任人”的职责,既要经常过问,又要实地督促。各选派单位要继续把选派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份内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发挥职能优势,继续制定支持选派村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认真落实选派干部的各项待遇,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选派干部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进一步强化总结宣传。第二批选派工作很快就要告一段落了,从现在开始,各有关乡镇和选派单位,要认真细致、客观全面地对选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特别还要注意发现和树立优秀选派干部的典型,及时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办法,宣传他们的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