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20*年的工作回顾
一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全市圆满完成了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顺利启动了第三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工作,做到了思想上高度重视,力量上全力以赴,安排上严谨周密,保障上坚强有力;广大组工干部发扬不怕吃苦、无私奉献、严谨周密、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调查研究、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保证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推进。为确保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取得高质量,全市每一个批次都坚持分类指导,开展了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在第一批,广泛开展了“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在第二批,大力实施了“三大工程”;在第三批,开展了“创五好、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受到了贺国强、俞正声、宋育英、张昌尔等中央、省委领导同志以及中央、省委督导组、巡查组的充分肯定。我市创造的为农民进城务工编制“线路图”、机关党员“帮扶工程”、农村党员“上大课”等做法,以及“师德楷模”郑琦的事迹等,先后被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工作简报》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予以重点推介。
二是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按照大规模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要内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市委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使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还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如夷陵区开展的案例教学、网上党校,当阳市开展的“书香沮漳”读书活动等,有效地促进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不断深入。
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推进。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导向,认真做好全省实绩考核评价试点工作,20*年度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正职实绩考核评价工作基本结束,探索出了具有宜昌特色的成功经验,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我市进行了大会交流。进一步创新公开选拔的方式方法,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了15名副县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我市参加全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组织工作,有2名同志被任用为副厅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5+1”文件和中组部“11条措施”,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对市直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了届中考察,对县市区及部分市直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受到了中组部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各县市区也相继推出了一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如秭归县积极推行干部考察社会征询制度,兴山县深入推行干部考察资格认证制度,猇亭区以推行部门目标考核为抓手,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等,促进了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人才强市”战略稳步实施。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招硕引博”工程,积极参与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命名表彰了一批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开展了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举办了宜昌企业家论坛,组织民营企业家赴温州考察学习,出台了一系列重视人才的相关政策,对党政正职进行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才的氛围日趋浓厚。
五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五好”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宜都市党代